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太平记 > 第355章 送子

第355章 送子

“是呀!一共也才四匹马,怎么能把这么多人拉的这么快?难道是这马的缘故?”

“恩,定然是雒阳才有的骏马?”

车厢里的外乡人七嘴八舌说起话来,马车的速度很快就升高到让人吃惊的地步,通过车窗,刘元起望见附近的丘岗、漆树林、橘林、葡萄园、果园、精心耕耘的田野,属于城中贵人的庄园、别墅、集镇。这些美妙华丽的景色,从邙山脚下一直绵延到雒阳城。

“果然不愧是天子脚下,神都治所呀!就好象天底下所有的好东西都聚集在这里了!”刘元起感叹道。

“都站稳了,要到站了!”随着一阵铃铛声,车夫粗鲁的吆喝声传进车厢里:“前面就是谷门,要进城的拿好行李,准备下车了!”

“这么快?”刘元起的同宗神色茫然:“会不会搞错了,我记得从孟津到雒阳城不是还有几十里地吗?这车才发车多久?”

“是吗?”刘元起还是第一次来雒阳,疑惑不解的看着窗外的城墙:“可是你看这城墙,这总不会有假吧?”

两人疑惑不解的下了马车,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邙山,觉得这个雒阳好象有些不一样了。

刘元起与同宗安置好了住处,便去集市查看行情。他们都是涿郡当地的豪商,与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冀州不同的是,东汉末年的幽州还是一个开发度很低,农牧业兼营的状态,主要的输出货物是牛马、皮革、筋角等畜产品,而这些产品几乎都与军用沾边,若是一不小心撞到霉头上,不但货物会被没收,人也要跟着倒楣。所以刘元起带着几个人在前面打前站打探风声,而货物落在后面半日路程,以免被一网打尽

不过刘元起的运气不错,发现集市上对像马匹、牛等大牲畜,以及皮革的须求量都很高,能卖一个好价钱,而且听说魏大将军掌权之后,严禁官府用算缗、

告婚、均输等办法掠夺商贾财物,还处死了几个利用权力来向商贾勒索财物的贪官污吏。这让刘元起十分高兴,回到住处他就对宗亲笑道:“我们运气真不错,这批货物若是能正常出手,再买些涿郡那边好卖的货物回去,一来一回至少能翻一番。”

“是呀,我们在幽州时还听说了不少魏大将军的坏话,把雒阳说的一塌糊涂,现在来看多半是诋毁之辞!”

“恩!”刘元起点了点头:“所以一面之词信不得。对了,我这次从涿郡出发前听说卢公已经从广陵回雒阳了,在维氏山收徒讲学。明日我打算前去拜会他老人家,看看能不能把我家那小子和阿备送到门下。这里的事情就劳烦你了!”

“难怪你把德然和阿备都带来了!”那同宗笑道:“这是大好事,卢公乃是海内大儒,能在他门下求学,前途无量呀!你放心去吧,这边的事情都交给我便是!”

“哎,卢公门下的学生少说也有好几百人,哪里个个前途无量的道理?”刘元起苦笑道:“只望后辈的小子学点说话做人的规矩,多结交几个朋友,等老夫老了,别把家业败光就好了!”

“哈哈哈!元起兄言重了!德然这孩子怎么样,大家都是看着的!小小年纪,盘帐处家都是一把好手,您这份家业在他手里只会越来越大,怎么会败光?”

“话不能这么说!”刘元起摆了摆手:“德然这小子如果生在太平年间,经营家业的确是把好手,但现在是什么年头?鲜卑人三天两头的打过来,朝廷也不安靖,这是买田积谷当富家翁的时候吗?反倒是阿备这孩子不错,壑然大度,无论是谁和他都处得好,都愿意听命行事。德然平日里要是能多学着点阿备,就好了!”

“这里是雒阳,元起兄慎言!”那同宗目视左右旁人,向刘元起使了个眼色,刘元起顿时会意,赶忙道:“时间不早了,我等先回驿馆歇息吧!”

洛口工坊。

“恩,做的不错!”魏聪从托盘里捻起一粒钢珠,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么快能把成本压下来这么多,确实让我有些意外!”

“其实这都是大将军的指挥之功!”刘和小心翼翼的答道:“这钢珠应该如何打磨,淬火,要用什么铁料,都是您亲笔手书,我等只是照着上面行事,着实不敢贪功!”

“这么想可不成!”魏聪面上似笑非笑,打量着下属:“我只是知道个大概,具体怎么做才好,还是得反复去试才成。你说这都是我的功劳,可我已经当到大将军食禄上万户,早已经不需要封赏了?功劳对我又有何用?而你下面的工匠吏士,他们可是很需要功劳的来升迁的,自然功劳都应该给他们,给你!”

“喏!”刘和听说魏聪提到自己,心中不由得暗喜:“大将军慷慨大度,属下感激莫名!”

“罢了,工匠吏士每人赏三百钱吧!至于你赏一万钱!”魏聪笑道:“莫要小看这钢珠,是滚轴轴承的不可或缺之物,有了这个,四轮马车的载重和速度就可以大大提高,到了那时,幽州并州的鲜卑突厥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刘和心中一动,赶忙问道:“大将军要对鲜卑用兵了?”

“还早着呢!”魏聪摆了摆手:“要准备的事情可太多了,四轮马车,码头,海上航线都不是短时间能生效的,可惜橡胶树在新大陆,否则的话,可以让交州那边先把橡胶种植园给搞起来,这样就有充气轮胎了,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橡胶树?新大陆?”刘和已经在魏聪手下任职有一段时间了,他知道自己的上司有时候会旁若无人的说出一些莫明其妙的话来,一开始他还有些惧怕,但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只当没听见,毕竟魏聪的神智还是十分清楚的,并不是发了癔病。

“恩,只能先等航海术给点上去了。哎,从我们大汉这边去新大陆可比欧洲那边要困难多了,不但距离要近许多,欧洲那边只要跟着信风带飘过去即可,而从大汉这边要去新大陆难度至少要高出好几倍,也不知道我死前能不能再吃到土豆、红薯、西红柿!”魏聪已经不在心腹面前掩饰自己,毕竟剥去表面上将军和政治家的外衣,在内心深处,他还是保持着一个进步主义者的内心一在有生之年,他希望尽可能多的用自己的知识改变这个世界,让其变得更好,而不是等自己死后,历史又被其巨大的惯性拉回到原有的轨道。

所以随着手中的权力日渐巩固,魏聪内心深处的那种紧迫感反而愈发强烈了。每过一天,死神就距离自己越近一步,而一旦自己死去,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就会随之一同陷入幽冥之中。而在此之前,自己又能留下多少东西呢?魏聪不知道,他只知道远远不够。

“大将军!”刘和尤豫了一下,低声道:“属下听说,您打算今年向交州迁徙一万流民!”

“恩,是有这个打算!”魏聪点了点头:“怎么了?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

“属下不敢!”刘和赶忙道:“大将军您的眼光,自然非属下卑微小吏能及。不过,交州气候湿热,多有瘴气,迁徙过去的流民水土不服,只怕多有病死。当然,这并非大将军您的过错,毕竟流民也是朝生暮死之徒,去交州至少多了一个机会。只恐传播出来有损您的盛德!”

“我的盛德?”魏聪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刘和说的那些话前面一大半都是废话,只有最后那几个字才是真正要说的。他想了想之后答道:“我没有什么盛德,我往交州迁徙流民更多是出于一己的私心,所以若是有人攻讦我,那就让他们说吧!”

“私心?”刘和愣住了:“这个从何说起,您这分明是怀人父母“”

“刘和,你不必替我歌功颂德了!”魏聪笑了笑:“这里并无外人,我的确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才这么做的,只不过我的私心不是醇酒妇人,宫室林苑这些东西,而是想要为常人所不能为,行自古未有之事。象我这样的人,距离商纣秦皇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一不小心,便是身败名裂,落下千古骂名!”

魏聪这番话语意悲凉,刘和听了,只觉得这位身居万人之上的大将军,此是却是孤单的很,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劝慰。魏聪叹了口气,将手中的钢珠放回托盘了:“我先回阳了,这边的事情你多费心,务必要在期限内把钢珠的成本压下去!”

“喏!”

走出工坊,魏聪看了看已经被厂房烟囱冒出的浓烟熏染的阴沉天空,不由得哑然失笑。公元二世纪的东汉倒是无需考虑环境污染的事情了,不过自己下令在雒阳周围禁止砍伐树木,也算是可以弥补各种污染排放了。不过这么一来,估计雒阳临近农民就倒了霉,毕竟煤炭这玩意再便宜总要花钱买,而木柴只需要用气力就够了,大汉的农民可有的是气力,缺的就是铜钱。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增加就业机会,给农民买气力赚铜钱的机会。

“这条路还真是走上了就不能停了!”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魏聪摇头苦笑,不管主观上怎么想,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对东汉原有的小农经济的造成打击。提高水运,结果南方输入的廉价粮食和棉花会打击中原农民;冶铜业和铸币技术的提高,会造成大量南方足色铜钱涌入市场,造成通胀;新的手工业技术,会摧毁原有的个体手工业工坊。

归根到底,古代那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实在是太脆弱了,欠收交不起租税会完蛋,丰收谷贱会完蛋;国家征发劳役修水利会完蛋;国家不修水利发大水也会完蛋。而魏聪所干的事情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却是一种破坏性的进步,如果说商人、官员、手工业者、地主都能从魏聪的进步中获得好处,而个体农民却是那种好处轮不到,棍棒一点不少的倒楣蛋。这也是魏聪那么积极的要往南方迁徙流民的一个原因。

六匹骏马拖拽四轮马车飞驰在光滑平整的水泥路面上,魏聪在天黑前就回到了雒阳。他刚刚进门,就被两名侍女拦住了。

“夫人在居馀榭等侯!”

“恩!”魏聪点了点头,暗想莫不是窦芸又有什么事?好吧,不管怎么说对方也是自己的正妻,有些事情还是说开了的好。他点了点头:“那就先过去吧!”

居馀榭位于魏聪宅邸西北侧的一个池塘旁,窦芸在池塘里养了一群水禽,平日闲遐时常邀请一众女伴在水榭上玩赏。魏聪由于忙于公事,很少来这边,今日来到这边,只见沿途石柱上灯光映照下,杨柳依依,岸边桃李芬芳,着实是一番难得的幽静景色,他禁不住驻足停下环顾起来。

“大将军!”

“槐里侯!”魏聪吃了一惊,赶忙对来人行礼:“您什么时候来雒阳了,为何不早先知会一声,也好让我预先准备一番!”

“你现在为国家柱石,事务繁多,我只是一个闲人!就不要麻烦了!”窦武笑了笑,在灯光下,明显能看出他已经憔瘁了许多,头发白了大半,已经完全是一个老人了。魏聪看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得伸手柄住对方的手臂,笑道:“伯父难得来,今晚便在这里置酒,你我畅饮一番,如何?”

窦武听到魏聪称自己为“伯父”,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好,的确是难得的很,那好,今晚你我便喝个尽兴!”

两人并肩走进居馀榭,窦芸赶忙起身相迎,嗔怪道:“伯父在家里等你许久,你却这么晚才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