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太平记 > 第345章 抵达

第345章 抵达

“孩子,这国王你还是要当的,否则还能让谁来呢!”王后叹了口气,把儿子拥入怀中,附耳低语道:“至于你的父王,他的命运还是交给毗湿奴神来决定吧!”

“桑巴宰相,这位便是虎牙校尉段煨,此番领援兵前锋的便是他!”虞温笑道。

“哦,哦!老夫这几日朝夕盼望援兵的抵达,今日终于得见,总算是一个睡个安稳觉了!”桑巴赶忙向段煨躬身行礼,前几日虞温的把戏并没有完全瞒过他,毕竟汉军的装束与本地人完全不一样,只不过他没有意愿将其揭破罢了,说到底,援兵即将抵达的希望对于他也是有利的。眼下见到援兵真的到了,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段煨微微一笑,他也听出了对方的言外之意:“兵无粮不行,我带来的只是前锋,大队还在后面,马所需,就偏劳您了!”

“这个好说!”桑巴答应的很爽快:“近两年风调雨顺,城中谷仓充裕,军食之事无需校尉操心。这样吧,我立刻令人送米三千石来,另外鱼干五百石,盐百石头,以为军需,如何?”

“甚好!”段煨见对方答应的如此痛快,心中暗喜:“我听虞温说,贵国兵败之后,正在重新征兵,不知现在有多少兵了?”

“已经有万四千多步卒,不过战象只有五头!”

“有这么多!”段煨喜道:“如此甚好,待到那句町人到了,将其一举击破便是!”一旁的虞温听了,赶忙咳嗽了两声,段煨看了一眼:“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

“校尉!”桑巴苦笑道:“这些都是刚刚召集的农民,未尝操练,若是就这么让他们上战场,便是让他们送死!”

“原来如此!”段煨皱了皱眉头:“若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有尽可能拖延时间,等到家兄到了之后再说了!”

“不错,老夫也是这个想法!”桑巴笑道:“老夫已经分派文书往各属邦,应招而来的援兵只会越来越多。”

“恩!”段煨想了想:“我看你们王都也不大,既然是这样,那也就没必要把这一万多人都聚集在王都了,只留下四五千人即可,其馀的都让其回到自家村落。你可以下令所有村落都挖掘壕沟,修筑壁垒,在壕沟里插上竹签,让各村壮丁制作竹枪自守!”

“这,这样有用吗?”桑巴迟疑的问道。

“自然有用!”段煨笑道:“句町人来的仓促,他们要粮食只能在周围村落征调。只要各村有了基本的防御能力,就可以迫使他们分兵去抢粮食。那便是我们的可乘之机,只要能打赢一两仗,句町人就要调整布置,就自然迁延时日了!”

与古代中国人一样,句町人也把彗星视为不祥之兆。坐在马背上,句町将军可以听到身后兵士们的窃窃私语。但他在击败扶南人之后的第二天夜里就看到了这颗星,这是指引我走向胜利的标识,他充满感动看着天空,告诉自己,这是诸神派来指引自己前进的指路星。

然而当他想要说出心中所想,一旁的副将却害怕的说:“将军,您看到天空的那颗星吗?就好象长长的,好象长着尾巴的那颗,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它指引我们走向胜利!”将军笑道:“攻取得胜利之后,那星星就出现了!”

副将闭嘴了,他不敢当面否认上司的话,不过从他的眼睛里还是能看出怀疑。将军大声道:“扶南人的王都还有一天的路程,扶南人统治着那片最肥沃的土地,他们的仓库里装满了粮食和各种宝物,哪怕是奴隶,也能穿着丝绸衣衫,吃着稻饭和鱼羹,攻破王都,我们每个人都会变得富有!”

将军的发言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士兵们发出一阵欢呼声。相比起平原的居民,这些山民更加自由,也更加贫穷,许多人就穿着一件皮衣,拿着一根长矛,一张木弓,添加句町人的军队向南劫掠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句町军从本国出发时只有大概六七千人,等打到扶南国时,人数就已经增长到了三万馀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这种山民。这些山民是天生的无政府主义者,能让他们服从命令的唯一办法就是现实的好处。

“将军!斥候回来了!”

“很好!”句町将军翻身下马:“带他过来!”

“什么?汉人的援兵到了!”将军的眉头皱了起来:“你知道有多少人?”

“不能确定,听扶南人说,每天都有装载着汉人士兵的船只抵达港口,算起来已经抵达的应该有四五千人了,而且后面还有更多的士兵,有一位很大的官儿统领所有的汉人兵士!”斥候答道。

“每天都有汉人的船只抵达?有四五千人?还有一位很大的汉人官儿?”他的脸上露出了疑虑之色。如果斥候说的是真的,那就意味着汉人的军队很早就出发了,至少在自己火攻扶南人之前就出发了,否则他们是来不及的。那汉人为什么会这么做?一箭双雕?还是利用驱狼吞虎?他突然觉得身体有点发冷,似乎自己已经落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了。

“派出更多的斥候,我需要更多,更准确的消息!”将军大声道,当他的传令官忙乱的跑开之后,他深吸了一口气:“还有,把应先生请来,我有事情要问他!”

“你解释一下吧!”将军神色阴沉:“为什么?为什么汉人的军队出现在扶南人的王都?你们是我的敌人还是朋友?”

“仅凭你的一面之词,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应奉竭力让自己看上去镇定自若:“至于我是朋友还是敌人,是谁建议你用火攻对付扶南人的?这还不够吗?”

将军冷哼了一声,应奉的反驳让他无力辩驳,他勉强的点了点头:“好吧,我承认你是朋友,但要怎么解释汉人的军队出现在扶南国都?别忘了,是汉人天子下诏书令我们句町出征的!”

“我已经说过了,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也许是你的斥候看错了,也有可能是一场误会,真的,我和你在一起,知道的和你一样多,怎么回答你?”应奉问道:“如果你还相信我,那就再忍耐一两天,等我们抵达了王都,让我用双眼看清一切,再给你答案。或者你把我现在就抓起来,戴上镣铐,就象对待敌人一样。”说到这里,应奉伸出双手,一副束手待毙的样子。

将军凝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好,我再忍耐两天,你放心,纵然你欺骗了我,我也不会用镣铐羞辱你,且兰会用刀剑洗清被欺骗的耻辱!”

“宰相已经把一半的士兵遣散!并把仅有的五头战象都交给了汉人校尉!”神庙内沉寂无声,周围是摇曳的火光和重重阴影,书吏竭力压低自己的声音:“还从国王的宝库里拿走了大批金银和香料!”

“是纳入自己私囊吗?”王后问道。

“不,应该是送给汉人使者!”

“他想利用汉人军队的支持发动政变?”王后皱起眉头,旋即否认了这个猜想,他应该只是想讨好汉人的将军,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家产,可为什么又要好不容易征集来的士兵遣散呢?王后又陷入了深思。

“陛下,时间不早了,我是抽空出来的,不能出来太久!”书吏局促不安的问道。

“你可以离开了!”王后露出迷人的微笑:“还有,”她叫住书吏:“非常感谢你,真的!将来我会给配得上你贡献的回报,如果我忘了,别忘记提醒我!”说到这里,她取下右手食指上的宝石戒指,塞入那书吏的手中。

“愿意为您效劳!”书吏感激的屈膝跪下,亲吻了一下王后的手,然后迅速的离开了。

送走了自己安插在宰相身边的密探。王后回到宫殿,小国王正坐在垫子上,学习读写。王后默默的等侯,直到课程结束。小国王发现母亲,兴奋的跑了过来,抱住母亲的骼膊:“母亲,您什么时候来的!”

“就在刚才!”王后抚摸了一下儿子的头发,小国王继承了她俊美的容貌,这更让她怜惜。王后问了一会儿功课,宫女就进来了,低声道:“陛下,敌人出现了!”

王后亲吻了一下自己的儿子,她站起身来,用自己都觉得陌生的声音道:“去望楼去!”

北方的天空浓烟密布。乌黑的烟柱从远方成百火堆中盘旋升起,黑色的手指掩盖天空。洞里萨湖的对岸,火焰占满地平线,彻夜燃烧,而在这一边,段煨下令点燃王都城外的河滨地区:码头和仓库,民宅和酒肆,城墙外的一切统统焚毁。

由于风向的缘故,即便伸出王宫,王后依旧能闻到灰烬的味道,小国王打着喷嚏,王后抚摸着儿子光滑的头发,低声道:“很难受吗?记住了,这就是战争的味道!”

“为什么我们的土也在燃烧?”小国王问道。

“因为句町人到了,远处的火焰是他们在抢劫村落,而附近的火是我们的士兵放的!”王后答道。

“为什么我们的士兵要放火?那不是我的人民的房屋吗?”小国王问道。

“因为这些房屋在城墙外面!如果不放火烧掉,当守城士兵向下面的敌人射箭时,会被利用为屏障!”

“这么做不对,那些房屋的主人没有过错,他们的房子不应该被烧掉!”片刻后小国王答道:“等我长大了,将在国境之外就把敌人打败,这样就用不着烧掉这些房屋了!”

“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但光有勇敢不够!”王后笑道:“战争中还有诡计,你要学的还有很多!”

“第一步是把湖面上所有能找到的船只都控制起来,这样敌人就只能从陆地过来了!”段煨的手指滑过地图:“而我们可以乘船,越过湖面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而火光就标识了敌人的所在!”

“校尉高见!”虞温笑道,这倒不全是恭维。段煨跟着他兄长在西北和羌人打了十几年仗,军事经验已经丰富到了极点,尤其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下,更是烂熟。毕竟在西北时,他兄长大多数时候都是带着几千汉军追着几万叛羌穷追猛打。而以寡敌众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抓住敌人的要害狠狠攻击,同时要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有生力量。

而在段煨看来,句町人的优势是人多,而弱点也是人多,毕竟人多嘴就多,要填饱这么多张嘴,就要足够多的粮食。偏偏扶南王都周围是极其富饶的农业区,现在要玩坚壁清野也来不及了,句町人想要弄到粮食并不难。所以他就让扶南的村落尽可能的加强防御一这不是为了抵御句町人的抢掠,而是为了让句町人抢得不能太顺手,留下痕迹,队形拉散,而他就能利用水路的优势,分兵去打这些句町人的抢粮队,把战事拖成那种碎片化的小战事来化解敌人的数量优势。

“好了,时间还早,都去歇息吧!”段煨摆了摆手:“等暮色西垂后我们再出发,黑夜是勇敢者的朋友!”

暮色西垂,村落里到处都是火光,胜利者的欢笑喧哗声几乎要把屋顶掀翻,偶尔传来失败者的呜咽,旋即便被欢笑声淹没了。

安存羡慕的回头看了看村里篝火,同伴们正在篝火旁享受战利品一酒、喷香的白米饭,用大量香料烹调的乱炖,还有年轻漂亮的女人。他在村里时曾经听老人们说过这片大湖旁的土地,肥沃的土地,温暖的天气,随便撒点种子,就能有丰厚的收获,湖泊里有捕捞不尽的鱼,即便是奴仆也能吃饱稻米和鱼。至于国王更是活的像神灵一样,他们居住在石头建成的宫殿里,使用金银器皿,吃着各种精美的食物,有最美丽的女人伺奉。他看过那个被俘的国王,又胖又怯懦无能,原先他以为村里的老人撒谎,但当他来到这片土地,就发现老人们没有撒谎,这一切都是真的。

“看来这一趟来对了!”他舔了一下自己的嘴唇:“可以带上一大笔财物回去了,不但够娶邻村的阿棠,还能舒舒服服的过几年好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