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 第278章 考较太子

第278章 考较太子

考较赵弘时,书房里所有人都精神一震。

知道今日的重头戏来了,其他皇子的考较不过是开胃菜,就算学业不精也没多大关系。

但赵弘不同,他是太子,是要继承这万里江山的。

因此对他的考较就要重要很多。

如果从小就学不好,那长大了多半就是昏君。

皇帝并没有立刻考较太子,而是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的李钰身上,神色有些复杂。

这一个月,他没少听到风声。

说李钰终日以图画娱乐太子,正经学问半点未教。

皇帝内心深处是不愿相信的,李钰能做出那等惊天事业,岂是荒唐之人?

但萧贵妃在耳边吹的风,以及王文博等人隐晦的汇报,又让他心生疑虑。

他今日来,一半是考较,另一半,也是想亲眼看看李钰究竟在做什么。

在皇帝心中,李钰算得上是除了魏瑾之外,他最相信的臣子。

让他兼任少瞻事的职位,相信李钰是明白他的用心的。

太子的学业一直不好,每一次考较都过不了关,让兴平帝很是不喜。

他也动过重立太子的念头。

但一来废除太子,事关重大,二来也是想到了病逝的皇后。

兴平帝是很爱皇后的,如果没死的话,根本就没萧贵妃什么事。

因此让李钰来教导太子,算是皇帝给太子的机会。

毕竟李钰可是大景朝唯一的三元公,十五岁的状元郎。

如果连李钰都教导不好,那他就真的要认真考虑太子的人选了。

只是没有想到,李钰这一个月居然没正经教太子,让皇帝也有些生气。

你李钰那么聪明,难道不明白我的用心。

怎么还和太子一起胡闹?

“李爱卿”皇帝开口,“太子近日学业如何?朕听闻,你教程之法,颇为……新颖?”

李钰躬身,“回陛下,臣的教程之法确实有新颖之处。

不过太子殿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近一月来,于《论语》上,颇有进益。”

他话音刚落,角落里的王文博几乎要忍不住嗤笑出声。

都这时候了,还死鸭子嘴硬!

让太子看图画就是新颖的教程之法?

不知道是哪门子新颖,如果这种方法也叫新颖,那全天下的人都可以教太子读书了。

还《论语》有所进益,真是敢说啊。

李钰你这是欺君之罪啊!

皇帝听到李钰的话,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他本意是想给李钰一个台阶下,只要李钰坦言太子顽劣,尚需时日引导,他也不会过于怪罪。

毕竟太子之前是什么样子,他心知肚明。

“李钰,”皇帝的声音低沉了几分,还直接喊了名字。

“在朕面前,但讲无妨。

太子学业就算进展稍缓,朕亦知非你一人之责。”

王文博心中狂喜,陛下这是不信李钰啊!

廖明昭则是觉得皇帝是真的看重李钰,李钰这种明显的欺君,皇帝居然也还要给他台阶。

只不过李钰并不领这个情,朗声道:“陛下,臣方才所言,便是实话。太子殿下,确实学有所成。”

一旁的萧贵妃道:“陛下,既然李大人都这么说了,那就考较一下弘儿,看看是不是真如李大人所说。”

兴平帝叹了口气,心中有几分不悦。

李钰啊李钰,给你台阶你不下,待会考较,赵弘答不上来,你肯定会被参一本。

他也不再多言,看向有些紧张的赵弘。

“弘儿,”皇帝的声音放缓了些,“朕来问你,《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言何解啊?”

王文博屏住呼吸,等着太子出丑。

太子连三百千这种最基础的启蒙读物都背不顺畅。

还想弄懂《论语》怎么可能啊!

赵弘心里一喜,这个问题他会啊,而且印象很深刻,李钰给他看连环画的第一天,便说了温故知新这个故事。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朗声道:“回父皇,此言是告诫我们,学习之后,要经常去复习和实践它,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就象儿臣喜欢听李先生讲故事,听完后自己再想一遍,就记得更牢,也更开心了。

若是学完就丢到一边,便会忘记,也就没有快乐了。”

这回答不仅准确,还结合自身经历,显然是真的理解了。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王文博脸上的兴奋僵住了,难以置信地看向太子。

大景朝的孩子8岁的时候知道论语这句话不稀奇。

但太子是他刻意养废的啊,以前不是没有夫子让太子读《论语》。

只是一说到学习,太子就闹头疼,从来没有好好学习一天。

没有想到李钰教了一个月,居然让太子理解了这句话。

皇帝不动声色,继续问道:“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又当如何?”

赵弘这次更从容了些,脑海中浮现出画上两个小人击掌为盟的画面。

“就是说,和朋友交往,说话要算数,要讲信用。

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这样才能交到真朋友,别人才会信任你。”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赵弘虽然不能象其他皇子那样引经据典、背诵如流。

但都能抓住内核思想,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清淅表达出来。

这绝非往日那个一问三不知,或者只会撒泼打滚的太子!

王文博已经彻底惊呆,甚至想要开口喊,你是谁,快从太子身上下来。

他不相信太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赵弘5岁启蒙,王文博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太子教废,最多能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还磕磕绊绊,背不完整。

而李钰只用了一个月,就让太子能理解《论语》中的道理。

这怎么可能!

廖明昭则是心里狂喜,看向李钰的眼神有着一丝崇拜。

不愧是状元郎,三元公啊,别人都教不好太子,只有李钰能教。

虽然皇帝问的都是论语中最浅显的问题。

但回答问题的可是生性顽劣,被众多夫子断定为学渣的太子啊。

能回答上来一个就很好了,而太子竟是全部回答完了,而且都正确。

李伯爵真乃神人也!

皇帝脸上的神色从最初的严肃、怀疑,逐渐变为惊讶,最后带上了难以掩饰的欣慰和激动!

太子或许在记诵上还不如五皇子,但在理解和运用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这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开始消化圣贤的道理!

王文博的脸色则越来越白,冷汗浸湿了内衫。

他精心准备的弹劾,在这一句句虽稚嫩却充满灵气的回答面前,彻底变成了一个笑话!

完蛋了,恩师的任务没有完成,谁能想到李钰这么厉害。

每天给太子看图画,居然能让太子理解论语。

他终于理解恩师为什么将李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这小子完全不能以常理度之。

任何事情到了他手里,似乎都有能力化解。

萧贵妃脸上的得意也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

考较结束,皇帝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站在一侧的李钰,所有疑虑烟消云散。

他心情大好,朗声大笑,招手让赵弘过来,摸着他的头道:“弘儿果然大有长进!你以后要跟着李钰好好学习知道吗?”

赵弘用力点头,这是他第一次被父皇夸奖,忍不住身体都有些颤斗。

差点都要哭了,强忍着没流泪。

“父皇,儿臣定不会让您失望。”

原来被夸奖是这样的感觉,赵弘觉得今天这感觉,他能记一辈子。

以后他更要好好读书,争取每次都被表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