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千余名官员齐刷刷躬身行礼,山呼之声响彻整个麟德殿:
声浪如潮,在巍峨的殿宇间回荡。
待众臣重新站定,承景帝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承景帝言辞之间充满了感慨与赞赏,让殿中不少参与抗疫的官员都红了眼眶。
最后,承景帝举起手中的金杯,朗声道:
千官齐声应和,声震殿宇,共同仰首饮下了这第一杯饱含荣耀与庆贺的&34;凯旋酒&34;。
喝完第一杯酒,承景帝才宣布正式开席。
宫宴的流程精致而有序,基本是上一道菜配一个节目。
谢家五人都惊呆了,拥有现代灵魂的他们,是真不知道在皇宫里吃席这么有仪式感。
皮脆肉嫩的金葵炙鸭上桌时,大殿中央配以气势恢宏的《千歌万舞》,霓裳羽衣的舞者们翩跹起舞,展现盛世气象。
鲜美的雪浪蒸鱼搭配古琴名家弹奏的古曲《流水》,意境清雅悠远。
……
等最后一道甜点蜜酿葵花酪上桌时,上场的却是一群身着蒙学学童服饰的孩子,他们用清脆的童声吟诵起《千字文》开篇中的一段童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篇童谣因为符合启蒙特点,又带有一定的知识性和韵律美,便被李五琰收录进《大宁桃源蒙学》教科书里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没有把这开篇编成童谣来传唱,目前这么教的有且只有桃源学堂。
谢秋芝和谢文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和好笑,觉得这皇帝也很会“整活”,竟将桃源学堂的音乐课直接搬上了麟德殿的舞台,这简直就是在给桃源学堂变相打了波广告。
告诉在场的所有官员:桃源学堂的教学不拘一格,既传承经典又勇于创新,正是朝廷所推崇的新式教育典范。
之后,承景帝再次举杯,众官再次同饮“凯旋酒”。
喝完酒,他又乐呵呵地表扬了一番《大宁桃源蒙学》这套新式教科书,称赞其“启童蒙,开智慧,寓教于乐,功在千秋”。
他望向席间,语气中带着为人父的骄傲:
李五琰从容起身,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殿中早已备好的紫檀书案前。
内侍早已研好香墨,铺开洒金宣纸。
他执笔蘸墨,略一沉吟,便挥毫写道:
笔走龙蛇间,一篇文采斐然的序言跃然纸上。
内侍将序言作品高举展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叹。
承景帝满意地颔首,继而唤道:
正在吸溜奶冻的谢文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赶忙咽下嘴里的美食,深吸一口气,走到刚才李五琰写序言的桌前。
内侍展示之时,不少官员交头接耳:
最后,承景帝的目光落在谢秋芝身上,语气格外温和:
谢秋芝在见到谢文被点名上前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大概率也要现场展示一下才艺,因为这套《桃源蒙学》主要就是他们三人合作弄出来的,没道理其他两人都表演了节目,唯独没有她。
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谢秋芝盈盈一礼,走到书案前。
她轻挽官服衣袖,执起画笔,在铺开的宣纸上挥洒自如。
不过片刻功夫,一幅生动的画面便呈现出来:
无数稚子围坐桃李树下,手捧书卷齐声诵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当内侍将画作举起时,殿内又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
许多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侍讲和编修也在宴席之中。
谢秋芝虽然与他们同属一个部门,但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传说中的神秘女官谢供奉,本来只是惊叹于她的美貌气质和年纪小,如今见她现场作画,便纷纷品评起来。